四川文明网雅安讯(刘博鹏)“快跑,快跑!”8月11日,雨城区青江街道孝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一场“缤纷暑假、快乐无限”的“打水仗”活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夏日戏水的乐趣,还有积极参与游戏、敢于和伙伴一同对战的集体荣誉感。 最美家庭、孝顺儿媳、廉洁之星、文明家庭……孝廉社区还以“孝廉”为主题,在居民中开展争先创优竞评活动,引导群众立足实际,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孝廉,深化家风传承,弘扬文明道德新风尚;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营造城市文明“以孝促廉,以廉践孝”的浓厚氛围,激励市民向上向善、崇孝尚廉,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份力,尽一份责。 发挥优势传承孝廉文化 孝廉社区的前身是姚桥村,2018年1月“村改居”后更名,所辖6个小区,常住人口1.2万余人。 “孝廉”之名源于当地东汉高氏家族“一门三孝廉”的美名,沿用至今。姚桥村更名孝廉社区后,以“孝廉”为纽带,结合辖区实情,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传承孝廉文化,弘扬文明道德新风尚。 在传承孝廉文化,孝廉社区将孝文化与廉政文化相结合,打造“孝廉”阵地。以雅东丽都安置小区为中心,修建孝廉文化长廊、孝廉亭等多处微景观,将古今孝廉文化写上墙,潜移默化地浸润廉政文化及礼仪知识,并将孝廉文化写入居民公约,为孝廉文化“赋形”。社区还不定期地组织辖区居民,在孝廉文化长廊内开展“孝廉龙门阵”活动,感受孝廉文化的同时,社区干部、工作人员以拉家常方式,了解居民所期所愿,倾听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拉近社区干部与居民间的距离,调和居民间存在的隔阂,引导大家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该社区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孝廉文化家喻户晓。2019年,社区建起孝廉大舞台供居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截至目前,居民已在孝廉大舞台上表演自编自演的歌舞、小品、吟诵等节目30多次,其中不少节日与弘扬孝廉文化相关。 为树好身边“孝廉”典型,社区每年都要开展以居民自荐、自评、自选为主的评先争优活动,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活动,通过评选孝顺儿媳、和谐老人、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并将获评人和家庭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现在孝廉文化长廊里,助推孝廉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拓宽多元化服务领域 “村改居”后,孝廉社区存在“治理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等实际,通过转变作风,拓宽服务领域等方式,用更接地气、更贴心的服务,让居民得实惠。 孝廉社区创新开展了移动办公进小区活动20余次,将办公地点搬到居民楼、商贸城等,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办理业务;社区牵头成立商圈党建联盟,协助社区协调处理各类问题和涉商矛盾纠纷;建立法律服务联盟,开展“四请、四讲、四问”、“三官一律”进社区等活动,靠前解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建立联防联控联盟,组织由企业、居民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对辖区重点地段展开义务巡查;成立群众、社区、街道三级街长,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8家职能部门“3+8”组织机构的重点街区“街长制”;组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党群共建的“580”志愿服务队;创新设立“回音壁”,让居民参与到社区工作中,通过群策群治,提高了社区工作质量,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居民刘先生,过去对社区工作意见大,经常在社区工作人员面前发牢骚等。随着社区一系列贴近民心民意工作的开展,对刘先生触动很大,不仅改变了观点,他今年还主动参加了社区志愿服务队,打扫环境卫生、维护核酸采集点秩序等,努力为“创城”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社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理念,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贴民心的服务活动。开展了“高龄老人集体生日会”“传播孝文化.树立好家风”“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爱心义诊义剪”,以及帮忙维修家电、磨菜刀、刨菜板等各类志愿服务20多次;此外,还开展了“沟通从倾听开始”“阳光成长”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0余期,促进了未成年人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记者采访发现,青江街道除孝廉社区外,石马社区、汉碑路社区、桐梓林社区、土桥社区等都在根据辖区不同的社情民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居民享受“创城”带来的实惠,提升了获得感、幸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