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示语内容看,校方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劝导学生不要乱摘果子,把果子留给最需要的人。这些萌萌的警示语,在引导学生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学生行为更文明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事实上,“萌语”劝导促文明并非该学校专利。人们常见的“小草微微笑,请君绕绕道”“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等**于一些公共场所、公共空间的提示警示语,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萌”元素,且取得了不错效果。也就是说,“萌语”在引导人们的言行举止上,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既然这样,“萌语”的使用应有更大空间。 “萌语”易于让人们接受。它远离了一些警示语、提示语的生硬,让人既感到心里暖暖的、爽爽的,又让人觉得,不按提示语警示语要求去做不行。这就是“萌语”促文明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作用。某种意义上说,“萌语”促文明,是一种婉约、婉转的劝导,具有曲径通幽的效果与功用。 应当看到,当下不少地方、不少单位、不少人已意识到“萌语”在引导人们行动、促进文明上的独特作用,时不时将其进入相关工作当中。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人似乎更喜欢警示式的提示,于是,我们看到“严禁XX”“不得XX”“XX可耻”等字眼或话语不只一次呈现在公众眼前。诚然,警示式的提示语能让人感到一定威严,但与前述“萌萌哒”提示警示语相比,给人的感觉却大相径庭。一个让人心悦诚服、一个让人感觉“被绑架”,显然人们更乐于接受前者。既然这样,何不让“萌语”多多发挥作用呢? 当然,使用让公众都能接受的“萌语”并不那么容易,单就“萌语”的构思设计,就要大费一番脑筋。然则,其效果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即便付出一定脑力劳动,也是值得的。 “萌语”促文明,其实是一种更加精细的劝导方式、管理方式、治理方式,是有关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周到的表现。其效果和作用也在启迪相关方面:治理或规范管理领域,精细化的工作措施是必须要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