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9|回复: 11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8 13: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包含着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来有自,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精神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有着深刻而紧密的联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根溯源十分必要。
  ——编 者
  国家层面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特点。世界主要文明古国大多奉行“以神为本”,而中国最早从“以神为本”的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到了西周前期,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如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那时“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是,人事比神事更重要。这个思想一直影响到近代。毛泽东同志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就是发挥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文化。
  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是理想的治国方法,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才是理想的社会。因此,从孔子开始,儒家提出了“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也形成了在治国方面的重要价值观。“以德为本”,就是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德重于法律。在《孟子》中,管理社会、与人打交道以及从政有两个原则是互相对立的,一是“以德服人”,一是“以力服人”。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我们在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时,也有一个“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的问题。由此,孟子把“以德服人”称为“王道”,“以力服人”称为“霸道”。
  “以民为本”,在儒家以前已开始酝酿。《尚书》里有“民为邦本”的观念,“邦”就是国;这个观念甚至可以反映在某种宗教的意识形态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代表最高的神,但是这个神没有自己的意志,而是以人民的意志为意志,以人民的视听为视听。后来,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很明显地强调了人民尊于君主、重于君主、高于君主,我们以前习惯把它叫做“民本思想”,也即是“以民为本”。
  “以合为上”,或者“以合为本”,这个“合”不是和谐的和,是合作的合、合一的合。在中国历史文化里,处理民族、国家这类事务时,强调合一高于分立。在中国历史政治文化里,在管理国家时这是很重要的价值观,从上到下都以合为高、为尊、为贵,不赞成分立。
  以今天的价值观来表达,可以说,“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高于万物,“以德为本”强调道德重于法律,“以民为本”强调人民重于君主,“以合为上”强调合一高于分立。
  社会层面的价值观
  社会层面包含四个层次:第一,责任先于自由;第二,义务先于权利;第三,群体高于个人;第四,和谐高于冲突。
  从孟子开始,“士”的责任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中国古代的“士”文化里非常强调责任的意识,强调人对整个家、国、天下所负的责任。责任先于自由的这种意识成为我们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光荣传统。
  如果把近代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对照来看中国古代价值观,义务先于权利就是比较有特点的地方。新儒家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表达过这种观点。他认为,中国社会最讲义务,义务是先于权利的;而近代西方人则主张个人的权利是优先的。梁漱溟说,中国社会更多的是伦理的社会,比如父母和子女,只能说父母有养育子女的义务,子女不能有要求父母养育的权利。因此,他反复强调,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性格,就是义务重于权利,义务先于权利。
  中国传统文化里,处理群体和个人关系的时候,也一定是群体本位立场。西方一直到了16世纪以后,“以神为本”才开始被取代,强调“以人为本”,但从主体上来讲还是强调以“个人为本”。而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在群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强调的是“群体为本”。在中国古代,群体有不同的层次,可以被无限地放大。从个人推演出去就是,家庭、家族、宗族;更进一步,社稷、国家、天下。因为这样的观念,所以我们很早就提出了“天下大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9 14: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社会最讲义务,义务是先于权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2 14: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人为本,以和为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2 14: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有继承与学习的义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2 14: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近代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对照来看中国古代价值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2 14: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根溯源十分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2 14: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高于万物,“以德为本”强调道德重于法律,“以民为本”强调人民重于君主,“以合为上”强调合一高于分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2 1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群体和个人关系的时候,也一定是群体本位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2 14: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性格,就是义务重于权利,义务先于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4 1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文化里,处理群体和个人关系的时候,也一定是群体本位立场。西方一直到了16世纪以后,“以神为本”才开始被取代,强调“以人为本”,但从主体上来讲还是强调以“个人为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6 15: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有继承与学习的义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11: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社会最讲义务,义务是先于权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府文明论坛 ( 蜀ICP备11006973号-6 )

GMT+8, 2023-3-30 02:55 , Processed in 0.0420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