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倡言传统“八德”,为树立信仰提供支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8 13: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作重要讲话,特别提到修身立德的重要意义,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里看似只提到国家、个人,意义上却包含了由大而小、从整体到个体的许多方面,我们认为,对于修身做人而言,中国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早在尧帝时期,中国就有了“克明俊德”的说法。在崇文重礼的西周,更形成了深厚的重德传统,《逸周书》中有“五德”“九德”等概念,《尚书》中也说到了“九德”。
  与杨文公以“八德”为涵养良知良能的方式相近,人们都视“八德”为治国平天下的“教化之道”“修身之要”。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训蒙大意示教读》也强调“教以人伦”的重要性,希望“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今天进行道德建设,需要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而“八德”依然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美德,它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从“八德”的形成及其内在关联看,它已融入了古代中国思想精英关于德性问题的全部思考。“八德”之中含天理,“八德”之中有人意,它是武装自己的盔甲,是为政做人的底气。不论是谁,“八德”都不可须臾离身。我们建构时代新伦理、新道德,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修养方式和道德追求上,它与传统“八德”血脉相连。修好“八德”,就能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府文明论坛 ( 蜀ICP备11006973号-6 )

GMT+8, 2023-6-9 03:23 , Processed in 0.0458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