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中国好人”与核心价值观践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8 1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文明办日前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中国好人榜”7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上榜的108位“中国好人”及评议中落选的候选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和表率。他们的大爱善行,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成为了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知”,“中国好人”用他们真实鲜活的善行义举,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认知,是人们认识外部事务的客观过程,是人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部事物进行信息加工,通过形成概念、知觉、记忆、思维或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认知是一个客观过程。“知之愈深,行之愈笃”,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越清晰、越透彻,其行为就越坚定、越执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其中知是前提、行是关键。只有逐步认识、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因如此,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就强调,“要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广泛进行探索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具体化系统化。要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各行各业特点,精心设计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中国好人榜”7月入选的108位身边好人,是“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涌现出的各类好人模范的代表,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优秀品质打动人和感染人,他们的感人事迹从不同地域、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的生动体现,完美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为广大民众直观感受、深刻认识、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的标杆和榜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同”,“中国好人”用他们恪守良知、秉持公义、坚持梦想的善行理念,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引导力。认同,是社会成员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部分的心理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是指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和理想的积极评价与高度肯定。如果说,认知是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成员中的“知”的问题的话,那么,要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响应与支持,还迫切需要解决“信”的问题,使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接受和心理认同。   同“认知”类似,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陌生到慢慢熟悉、从表层认同到深层认同,从自发认同到自觉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思想意识的主观性,还有可能在认同过程中出现反复性和波动性,这一切,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难度,相对而言要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难度要大。正因如此,要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就必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注重对社会成员的情感关怀,增强其情感体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理解和领悟它,拉近社会成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国好人”正好起到了社会成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中国好人”来源于基层,他们的事迹感人、故事鲜活,社会成员从这种真实鲜活、质朴真诚中,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暖和力量,加强和深化了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府文明论坛 ( 蜀ICP备11006973号-6 )

GMT+8, 2023-6-9 03:31 , Processed in 0.0445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