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整齐门内 提撕子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8 1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15年4月12日上午 地点:徐州中汇国际会议中心VIP会议室   访谈嘉宾:陈 瑛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陈延斌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首席专家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李 伟 宁夏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主 持 人:梁 枢(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   一   主持人:各位好!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约请大家座谈一下家训文化与家风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特别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第一个问题:“家”这个概念,中西方有何区别?为什么只有中国人的家形成了绵延不断的家风与家训传统?   陈延斌:中国的家庭与西方不一样。爱琴海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是在打破血缘氏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活在海洋国家的希腊人靠贸易为生,这种贸易活动必然是在城镇聚居,因而社会组织就不可能基于家族利益,而是以城邦为中心来组成社会。这样的传统形成的西方家庭基本是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两代人的核心家庭,孩子一成年就从家里分离出去,他们重团体生活、宗教生活而相对轻家庭生活。中国不然,中国社会是在血缘氏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作为大陆国家,世代以农立国,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安土重迁。中国传统家庭多是由三代人组成的主干家庭,家庭又组成家族,像唐代江州陈氏家族人口达到数千人。这种血亲关系将“孝”视为最核心的家庭伦理规范,而这种经济的原因则将家族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发展出了家族制度。也就是说,血亲关系是家国同构社会的基础。这种纽带把家庭与家族联结在一起,而不必依靠法律和行政管理的强制。这种家族产生以后,为了维系族人正常生活,延续宗族,就有了家庭管理、成员关系调节、子女教育等问题,这就有了教家、治家家范和宗规、族训,形成了家族的家风。所以家训、家风是随着家庭、家族产生发展而出现的。   另外,家国一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宗法社会,也使得注重家训教诫成了我国的一贯传统。早在《周易·家人》卦辞中就已经提出了“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的主张,此后传统社会就一直将身修、家齐视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而家训的产生发展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要。可以说,这种家和家庭教化的力量支撑了中国数千年的发展。   主持人:可以说中国人的家是一个“孝共同体”。   陈延斌:非常正确!中国人的“家”、甚至“国”正是建立在以“孝”为核心的共同体基础上的。孝老敬长是永远都需要的,孝是家庭伦理的基石,“移孝作忠”才成了家国同构的基础。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家文化,而孝文化又是家文化的根,因而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数千年来支撑着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   李伟:“孝共同体”这个说法很形象,传统社会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进行都离不开这个共同体。今天时代虽然变了,但孝道文化还是需要的,这也是社会道德、社会建设的基础。   二   陈瑛:过去的“家”是等级制度的家,是上下级关系的家。我母亲从小被裹了小脚,她对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痛恨得不得了。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等级制度的家,而是充满活力、保证每个人幸福的家,这个家的内涵性质就发生了变化。现代家庭应该打破等级制度,孝道要分析,谁对就听谁的。   主持人:等级是一个需要梳理的问题。有两种解读。一个是秦汉以后的尊卑结构,一个是西周的尊亲结构。尊尊亲亲作为西周社会“诏王取万民”的国策,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其要旨在于尊要亲亲,亲要尊尊。汉儒讲独尊,把尊尊亲亲给分开了,亲亲成了族内原则,尊尊则是族外原则,对皇帝要无条件地尊重。尊亲的传统与结构于是变成了尊卑结构。不过这时候,中国文化其实底层还是尊亲结构。   陈瑛:后来越来越专制、越来越不平等,其实最早先秦的时候还是对应的。   陈延斌:是的,你看《礼记·礼运》篇的“十义”,这些道德规范都是对等的,不是单方面的,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只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明清以后才片面强调下对上的义务。   李伟:周的时候就是尊亲,周以后开始就有变化了,但根还是尊尊亲亲,不然的话,没有血缘,就谈不上祖先崇拜嘛。刚才讲的家庭里边的家祭是很重要的,祭祖先,慎终追远,没有这样的东西,这个信仰的体系就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府文明论坛 ( 蜀ICP备11006973号-6 )

GMT+8, 2023-6-9 02:31 , Processed in 0.0538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