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5|回复: 0

倾情巴山青峪猪 带着乡亲奔富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 16: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倾情巴山青峪猪 带着乡亲奔富路 ——立志带领父老乡亲奔小康的通江人张育贤事迹 他,情牵故土,本在广州拥有一家大型公司,事业如日中天,却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巴中养殖青峪猪。 他,心系乡亲,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青峪猪保种及产业化开发之路上阔步前进,今年就可带动5000农户户均增收2.4万元以上。 他就是张育贤,通江县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个把情、把心、把魂系在青峪猪身上的企业家,一个立志带领父老乡亲早日奔向小康的巴中人。 商海搏浪,事业巅峰毅然回乡创业 张育贤,现年39岁,出生于通江县洪口镇余家湾村四组。19岁那年,父母双双离开人世,正读高中的他在经历失去至爱亲人的打击下,咬牙刻苦读书,几年后顺利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农大),并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铸就了他迎难而上、永不言败的坚忍性格。 1995年,张育贤投身四川华侨凤凰集团,开始在激烈的商海中搏浪,从业务员逐步干到销售部经理,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8年,他和朋友在绵阳组建了四川华西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并与妻子商量决定在绵阳安家落户。2006年,他又开始向沿海进军,与朋友在广州组建广东省天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走上事业巅峰。 从商以来,张育贤始终与饲料、兽药、畜牧食品打交道。在广东,他发现身边朋友吃猪肉的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是大家害怕猪肉中添加瘦肉精、抗生素等影响人体健康的东西,并且市场上的猪肉味道也不咋样。“儿时,在家乡吃到的猪肉那可是上等的美味啊!”猪肉,让张育贤的故土情结迅速膨胀,也让他发现了巨大的商机。经过考察,他发现以原产通江县青峪等乡镇的地方优秀猪种——青峪猪,肉味香浓、口感细腻、营养价值极高,但已濒临灭绝。“青峪猪是巴山地区的特产,家乡的自然生态条件又那样好,这可是父老乡亲的‘金饭碗’啊。”2009年,张育贤毅然辞去了广东省天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成立了通江县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青峪猪保种选育和高端猪肉养殖产业化发展。 无悔选择,千辛万苦只为乡亲致富 回到家乡成立公司后,张育贤斥资400余万元,迅速在民胜镇周子坪畜牧产业园区建立起青峪猪抢救性保种选育原种猪场一个。同时,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院及省、市、县畜牧局专家,历时两年多,先后深入到通江、南江、平昌及南郑、万源、城口等地,一路上跋山涉水,走遍了巴山无数个偏僻的村落,终于寻找到了幸存的优良青峪猪。“2010年农历腊月28,我们徒步5个多小时进入原砥坝乡海拔1300多米的深山中,回来时大雪封路,我摔了好几跤哟,脚肿得老高。”张育贤说,“象这种情况,两年间时有发生。” 通过艰难甄选,现已选择出8个血缘共计216头能繁母猪、36头公猪。通过分组配种,妊娠产仔,预计2012年产仔量将达到10000头以上。巴中市畜牧局经过现场评定后,已给该公司颁发了《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奠定了青峪猪以独特的猪种出巴中、走向全国的基础。 “个人发财是小事,家乡人民致富才是大事。”这是张育贤回乡创业的初衷,也是他从事青峪猪产业化发展的指南。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现已在青峪、板桥、民胜、杨柏、铁佛等地建立了5个扩繁场、两个放牧场、7个养殖小区,养殖农户近5000户。巴山牧业公司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全部合同收购农户养殖的青峪猪商品猪并通过屠宰、分割、加工后进入专卖店进行销售,预计今年养殖农户户均增收可达2.4万元之上。 迈向高端,全力打造巴中绿色产业 按照市委把巴中建成“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张育贤深入分析市场前景后,决定走“有机”产品的高端之路,严格按照国家有机猪养殖操作规范进行养殖。2011年11月,农业部中安有机认证中心两次派出专家到巴山牧业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同意通过有机食品认证,青峪猪也成为我省第一个成功认证有机猪的地方猪品种。同时,巴山牧业公司已成功注册“巴山土猪”商品名,并在成、渝开设了12家有机食品专卖店——放心村。 2011年6月30日,在广州市广东迎宾馆举行的四川巴中(广州)投资项目对接会暨签约仪式上,青峪猪保种及产业化项目得到了市委李刚书记的充分肯定,给张育贤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经过3年的努力,张育贤投资已达8000多万元,“巴山土猪”的名气越来越响,也吸引了更多外地的目光关注巴中—— 2011年11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巴山牧业公司“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2012年4月,青峪猪列入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12年6月,在由中国企业合作促进会主办的中国非公经济论坛上,巴山牧业公司被授予“转型中国?低碳先锋企业”,张育贤个人也获得“转型中国?突出贡献人物”称号,并有幸被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张德江接见,这也是四川唯一一人; 2012年7月,由台湾企业家曾家声先生控股的英国永磁工业有限公司(Ever magnet industrial co.LTD)同巴山牧业公司签订“巴山土猪”合作开发协议,协议投资金额高达1.3亿元人民币,主要进行巴山土猪产业链全面开发; 2012年7月,巴山牧业公司举办首届“巴山土猪—从远古走来”文化论坛,原双汇集团总裁、现湖南湘菜协会理事长吉亚民等知名人士对青峪猪的文化内涵大加赞赏; 《四川日报》、省人民政府网站、《巴中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多次报道过“青峪猪”及张育贤的事迹。 “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让青峪猪养殖逐步覆盖巴中全境,实现年出栏80万头以上。”张育贤表示,“我将不懈努力,争取2015年完成公司上市工作,铸造中国全产业链土猪领军企业,让巴中青峪猪养殖产业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绿色产业,为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竭尽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府文明论坛 ( 蜀ICP备11006973号-6 )

GMT+8, 2023-5-29 09:48 , Processed in 0.0634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