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7|回复: 0

坚守麻风村28年,勇当患者保护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0 15: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坚守麻风村28年,勇当患者保护神 ― 关于通江县新华医院院长杨继生同志敬业奉献的先进事迹 杨继生,58岁,通江县诺江镇马岭村人,1977年毕业于达县中医学校,同年8月被分配到广纳中心卫生院工作,1984年12月调新华医院工作。他1993年被任命为新华医院副院长,2010年被任命为院长至今,多次荣获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因为他参加工作后的主要经历都与麻风病人为伍,许多人都戏称他为“杨麻风”。他也从不避讳这个绰号,因为这样可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减轻病人痛苦,消灭麻风病,这就是我的一生所图”新华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麻风病防治机构,位于板桥乡境内,离县城68公里,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麻风村”。在社会上,“麻风病”三个字就像瘟疫一样令人恐惧厌恶。组织上把他安排到新华医院工作,他没有任何怨言。刚到新华医院,杨继生心里有些“发毛”。虽然害怕,但要服从组织的安排,从县城出发,整整走了一天半才到达目的地,脚肿得老高。 当时交通不便,没有电灯;工作人员少,大多是老医生;没有娱乐场所,连电影都看不到。整天与麻风病人打交道,几乎与世隔绝,孤独、寂寞、冷清,还有些许恐惧。30岁的小伙子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等待依赖。从那时起,他就决心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善麻风村的生活环境。几十年来,他同全院职工及有劳动能力的病人,在那块世人不愿涉足的村落里,种树、种菜、打地基、烧砖瓦,建造房屋10余幢,病人全部住进了砖房。同时,修公路、架桥梁,4公里多公路解决了麻风村的交通问题。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职工和患者修建的小水电,不但解决了病人和医院的用电,还输送到200多家农户。通过艰苦努力,陆续解决了麻风村水不净、灯不明、路难行等实际问题,结束了病员、职工几十年肩挑背磨的日子,照煤油灯、喝堰塘水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荒凉的麻风村有了生机。 尽管如此,新华医院的条件与其他医院相比还是相当艰苦,“麻风村”这个名字令许多人望而生畏。与他前后安排到医院工作的年轻人,因为条件艰苦先后都离开了,至今只有他一个人坚守了下来。有人问他:“杨继生,你在麻风村干了一辈子到老,到底图的啥?”面对这样的问话,他常常不置可否,在那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能有什么可图呢?“减轻病人痛苦,消灭麻风病,这就是我的一生所图”, 杨继生淡定而从容。 “麻风病让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杨院长又把我们由鬼变成了人”从坚定信心留在麻风村的那天起,杨继生就精心照顾“麻风病人”这个特殊而又不被社会理解的群体。朱某某等7位高龄老病号,双足底大都大面积溃疡,流脓淌血,五指畸形乃至不全,散发出阵阵臭味,打针、输液、冲洗伤口、换药便是他这个专职医生每天的职责。他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经常帮他们脱鞋袜,仔细检查,慎重地确定方案,精心为他们治疗。 2005年农历7月12日深夜1点过,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病员李国英肚子疼得不得了。他立即翻身起床,带上药物一口气从医院跑到病区。虽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也不敢在路上多停留一分钟。当时正值大热天,医院到病区又全是陡峭的山路,到达病人的住所,杨继生的衣服全都湿透了,但完全顾不得歇息,立即对病人进行诊治。经初步判断,她得的是阑尾炎。于是,又组织医生和部分轻病员,连夜把她送到诺水河镇中心卫生院,直到做完手术,病人安然无恙,杨继生悬着的一颗心才落地。28年,象李国英这样的病员不知遇到多少,从医院到病区那三公里山路,不知独自往返过多少个白天和黑夜。 由于几十年的偏见,大都认为麻风病是“不治之症”,谈“麻”色变,医生、病人深受歧视。杨继生出差不敢用单位的介绍信,怕别人知道是麻风村来的,在治愈复查中,他爬山涉水、忍饥挨饿、走村串户免费为病人服务,但找不到水喝,进不了门。没办法,工作还要继续,病人需要帮助。今年77岁的李清源算是病人中的“元老”,是1958年新华医院建院时的首批病人之一。经过10多年的精心治疗,1975年,他的病治愈了,医生们把他送回家中,并告诉乡亲们:麻风病治好就不传染了,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然而,当时很多人还是视麻风病为洪水猛兽,就连病人的家属都不理解。在倍受歧视,处处遭遇白眼的情况下,三年后他又回到了医院。经过这一番变故,李清源觉得生不如死,他曾先后3次轻生,都被人及时发现并获救。杨继生主动和他交朋友,促膝谈心,让他重燃生命激情。现在,他生活得好好的,逢人便说:“麻风病让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杨院长又把我们由鬼变成了人。” “始终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坚守在麻风村,那便是责任、是医德”几十年来,朋友们都说杨继生的心中只有病员,而几乎忘了家人。由于医院随时住有病人,差不多每年的春节,他都是在麻风村度过的。大年三十,当处处响起鞭炮声,家家户户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他还在为病人操劳,甚至有时还在为麻风病人送葬。他父亲去世,他没能送终。为了更好的照顾病人,1990年,他干脆把家搬到新华医院。由于很多人不愿来,医院里人员紧缺,便给妻子做工作,教她消毒,让她当消毒员。1996年,在一次刚做完消毒工作回家的途中,妻子因过度劳累而摔了一跤,从此留下了后遗症。有好心人这样说:“杨继生,你那个麻风医院院长有啥子当场嘛,你自己一辈子窝在那山上不说,还差点儿把老婆的命丢了,老婆从此变成了残疾人,真不知你是咋想的。”听到这些话,杨继生很心酸,但始终有一种力量支撑着他坚守在麻风村,那便是责任、是医德。 28年来,杨继生先后治疗了324名麻风病人,治愈后回归社会走向新生的有302名。目前,麻风村还有32名病人,他们离不开院长杨继生,杨继生也舍不得放弃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麻风防治工作。岁月流逝,眼看就到了退休年龄,虽然28年来忍受了太多的寂寞,28年间遭到了太多的白眼和冷遇,28年里有太多对不住家人的地方,但看到经过他亲手治疗的麻风病人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看到我县已于2003年基本消灭了麻风病,杨继生为自己几十年默默无闻的辛劳没有白费而高兴,也为自己选择了麻风村而无怨无悔! (通江县文明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府文明论坛 ( 蜀ICP备11006973号-6 )

GMT+8, 2023-5-29 09:34 , Processed in 0.0450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