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65|回复: 0

让社会组织“透明”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1 17: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郭美美”事件、“卢美美”事件、“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欺骗性培训事件、一些红十字会让小学生交纳会费事件……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的问题接连曝光,让人们意识到,对社会组织加强监管迫在眉睫。这些事件不仅让社会组织备受信任危机,还引发人们对增强社会组织管理运行透明度与强化社会监督的思考。 让社会组织“透明”起来 (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科 孙启洋) 当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社会组织都在日益扩充和壮大,它们代表着公民广泛的各类利益,为提供社会服务,倡导改善环境或生活和工作条件,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起到某种催化和组织作用,是联结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许多社会组织都承担着由政府部门职权下移的社会功能,他们在发展公益事业、改善社会福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些与社会组织公益精神相悖的负面现象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社会组织的“公益低效”、“公益腐败”等问题逐渐增多。 有学者指出,社会组织的“公益腐败”主要表现在:公益机构违规筹款;挪用公益基金及捐赠物资从事不符合宗旨的活动;侵占或贪污捐赠的款物;逃税漏税、逃汇骗汇;日常管理中的浪费行为;乱办培训班、乱搞评选活动、乱收费等。 如何守护慈善机构、群团组织等社会组织的诚信?如何减少和遏制社会组织的“公益腐败”?如何让这些社会组织“透明”起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政策支撑上,从法规组合到法律体系 目前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专项法律,而更多的采用法规组合的方式来进行规范。目前社会组织的法规和规章主要以程序性规范为主,实体性规范明显不足,在税收优惠、财政资助、人事管理、社会保险、反腐倡廉、自律诚信等方面缺乏健全的政策规定。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社会组织的三部法规已难以跟上社会组织的发展和需要。并且,一些法规组合容易出现部门各自为政、多头领导,容易出现权限模糊以及权力真空。突出表现为社会组织交流相对匮乏,出现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专门法律才是社会组织制度建设的方向,是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提高制度层次,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 二、自身建设上,从完善制度到长效机制 一是要加强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治理机制。坚持社会组织民主选举制度、会员大会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重大活动备案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法定代表人述职制度等以示范文本为标准的内部规章制度,从而达到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要定期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会议,并要形成一种制度规定下来,坚持下去。重大事项和决定要召集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和征求会员意见,通过理事会决定。秘书长要加强对内设机构、分支机构的管理,加强内部人事和印章证书的管理。二是搞好业务活动。是指社会组织要把开展活动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业务活动是社会组织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业务活动,这个社会组织就没有凝聚力,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另外,社会组织的宗旨、任务、业务内容都是要以各种活动的形式或者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社会组织要把开展业务活动用制度定格、规定下来,坚持做到每年有一次大的活动、每季度有小的活动,平时不拘一格地开展活动。通过活动来激活会员的灵气和创意,通过活动来提升会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活动来凝聚会员的团结和友谊。三是抓好财务管理。社会组织是一个有自主经费和独立支配财产的法人组织。因此,社会组织一定要有独立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首先,是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制定的“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会计业务水平。其次,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从会计科目设置、账簿记载、报表编制、凭证使用等方面都必须做到规范、合法,以保证财务报告内容的真实完整。四是推行服务承诺制。要求各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服务公约,并向社会做出承诺,借助社会舆论监督,强化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以真诚取信于民,赢得社会认同,提高社会公信力。 三、监督管理上,从政府一元到社会多元 强化职能、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一是依法审批,严把“两关”。严把“入口关”。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三个《条例》,坚持既慎重又积极的原则,进行实地考察、认真核实、严格程序,紧紧守住“入口”,严禁不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蒙混过关。严把“年检关”。坚持做到“五审”(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在章程内依法开展活动、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资金来源是否合法、经营活动是否超出范围),并且把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纳入年检内容,要求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律、规范行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认真搞好清理和规范工作,严禁乱办班、乱收费、乱评比活动,规范社会组织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二是协调联动,加强监管。除了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两个主体之外,还要将税务、审计、检察、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纳入进来,并明确规定它们各自的职责范围,实现对社会组织以及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监管。三是外部监管,形成合力。在强化职能部门监督的同时,应该把社会的事情交给社会,让社会自行建立它的监督机制,让服务对象、公众、媒体等行使监督权利,这样多层次、多渠道地监督管理,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四、体制改革上,从政社分开到民主办社 很多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还依附在政府部门下,打着政府的旗号,千方百计从企业身上“揩油”——老百姓称这样的协会是“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因此,首先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推进政社分开,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一些社会组织要切实解决行政化倾向严重以及依赖政府等问题,要从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及其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彻底分开,现职公务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任领导职务。其次,坚持标本兼治,开展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升社会组织“反腐”能力。对强制入会、摊派会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以及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违法出具认定报告或出具虚假认定报告,借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将特定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的服务作为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以及政府部门把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小金库”的政府行政行为进行集中规范,同时健全政策制度和法规体系,推动长效机制建设,这对于净化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促进、保障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是加快构建社会组织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是监督的基础,任何监督措施在缺乏客观依据的情况下都会成为权力滥用。因此,需要设定科学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制定高效合理的评估流程,使社会组织的评估体系尽快系统化、专门化,成为社会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府文明论坛 ( 蜀ICP备11006973号-6 )

GMT+8, 2023-9-27 16:09 , Processed in 0.0464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